(反手)横拍反打 ( RSB– reverse shakehand backhand)
– 一种可能是最先进的创新技术
横拍反打球拍的 胶皮配置: 一面反胶,一面长胶。
横拍反打就是 (反手)横拍使用球拍反面胶皮(反手的正常面是长胶, 非正常面或反面是反胶) 击球的技术动作总称,是从防守到进攻,从相持到反攻的一套可以连续使用的技术体系。
换句话说, 即使用翼虎横拍握拍法选手在打反手位球时可以使用球拍反面反胶,而不是用传统的反手位球拍正 常面长胶击球, 具体单项技术包括平挡、快拨、快撕、摆短、挑打、拉球、反拉、拧球、弹打和弧圈等技术。
判断某项技术是否为横拍反打的惟一的标准是看(反手位)横拍击球时是否使用球拍反面反胶击球。
创新
在乒坛颇负盛名的徐寅生主张《创新才有生命力》(1992年7月,《乒乓世界》), 认为“就是要有点新意。不要把创新看成难得不得了,好像只有原子弹才叫创新,把常规武器改装一下就不叫创新。实在没有什么可创新,把技术、战术重新组合一下…“, “能不能把直握板和横握板结合在一块,创造一种新打法。”,“不是说直握板和横握板各有优点吗?打着打着,到了反手突然改成横板打行不行?”。八十年代末, 90年代, 在他的大力推动下, 中国有了乒乓球运动的一项影响深远的技术创新 – 直拍横打, 或者称呼直拍反打 (reverse penhold backhand – RPB). 直板横打的三位代表性人物—刘国梁、马琳和王皓。刘国梁是启动初创者,马琳继承之,但都不及王皓运用娴熟并以此打法为主。目前来说,没有人可以超越王皓在直板横打上成就和技术能力。
正如直拍反打的技术创新, 翼虎(反手)横拍反打 ( RSB– reverse shakehand backhand) 的技术也是一种创新。 翼虎横拍技术打法及(反手)横拍反打的创新技术当初的发现, 实际上是一种偶然, 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但偶然中也孕育着必然, 最终在偶然中成就了必然的结果。
2018年8月23日晚上, 何宗阳, 一个积极参与新西兰怀卡托乒乓球协会的汉密尔顿市居民, 无意中和他的六岁小孩何倚天(Eli Ho) 在家中嬉戏玩乒乓游戏时,看见他正手和反手都是在使用球拍的正手同一侧进行的, 何宗阳将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东西, 加以特别的关注和异乎寻常研究,提炼其中的合理性,培养其中的适用性,同时将其系统化和理论化, 探索发现了一种新的, 可能是非常先进的翼虎横拍技术打法及(反手)横拍反打的技术。其创新技术应用是以传统横拍的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等为理论依据, 不“拧胳膊”, 不与人体生理构造相违背(中央5体育节目专门作了一台节目来否定长有拍四面攻,<四面攻遭遇尴尬>, 当年在中央五台被中国乒乓球界的几个名宿认定为违生理), 能充分发挥手指、手腕、手臂的力量,动作合理, 其运动员的协调性和其肌肉类型要求和传统横拍非常接近几乎一样,可以说非常容易调适整合。
横拍反打打法的优势
由于握拍方式的不同,翼虎横拍技术打法(反手)横拍反打的击球范围比传统的横拍反手更长更大,相同臂展的情况下,横拍反打选手比传统的横板选手护台面积更大,距离约差三厘米左右。(横板选手比直拍选手护台面积更大,距离约差一厘米左右。) 可别小看这短短的三厘米,那可就是得分与失分的天壤之别。
在打反手位球时使用球拍反面反胶打弧圈球时,由于手臂和球拍的自然运动,可以打出具有大量从左到右侧旋(对于右撇子)的侧上旋球(对于右撇子)。这种左侧旋弧圈比传统的横拍反手更拐更具有威力,重心移动范围可以比较小,击球质量高, 有利于下一板球的连接进攻。与传统的横拍反手快攻技术比较起来毫不逊色, 具有对球的摩擦增大,球速加快,攻击力强,动作小、隐蔽性大,站位中近台等特点。
一般来说, 对于横板打法来讲, 中路位置是薄弱环节, 中路是横板打法的软肋, 也可以这样说, 横板打法有个天生的死穴, 就是所谓的中路追身球(Crossover point)。“中路追身” 所造成最主要的接球感受是“用正手接或者用反手接都很别扭”,直接原因是手法不过关,更深层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击球空间, 这需要很强的步法和转腰能力。由于翼虎横拍技术打法正手和反手都是在使用球拍的正手同一侧反胶进行的, 选手不需要进行正反手翻拍子, 这样就没有明显的横板打法的“中路追身”薄弱环节,软肋和死穴。
传统的双面异质横拍(正面反胶, 背面长胶) 正反反长乒乓球运动员, 一旦拥有了 反手横拍反打 ( RSB– reverse shakehand backhand) 的创新技术, 就具有 符合了现在世界顶尖高手必须具备的的技术 – -反胶两面弧圈结合快攻, 加上长胶的怪、反、沉、飘、不吃转、变节奏等优势特点 。
在战术配合上, 既有反手台内拧拉,与之产生的拨、拉、打、带、挑、撕等创新技术, 近台发起的凶狠进攻, 还有在中远台面对弧圈球也能进行相持和反拉。在与传统的横拍对手的反手对峙时,翼虎横拍技术打法横拍反打打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增加运动员在反手位的杀伤力和得分能力 , 并不会处于明显的下风, 反而如虎添翼, 突显出自己的优势特色。
西米勒Seemiller握拍法
在这里我们顺便提一下西米勒Seemiller握拍法,这款握拍法以美国乒乓球教练和前职业球员Dan Seemiller命名,Dan Seemiller在1970年代率先推广了这款西米勒Seemiller握拍法,并凭借它获得了世界级的成功。近年来,自从引入双色规则以来,球拍的优势比以前少得多, Seemiller握拍法在乒乓球较高水平竞赛上相对失宠。
Seemiller握柄 实际上是横拍Shakehand握柄的变体, 但转动90度,使拇指和食指用于抓住球棒的两侧。这样正手和反手都是在球拍的同一侧进行的, 虽然 用球拍的同一侧(与正手一样)击打反手球,但是, 因为握拍的方法使得反手侧的手腕运动量受到阻碍,所以使用传统的反手(球拍的另一侧)击球比较难, 限制了重击球的能力,或者以很大的力量击球的能力, 导致没有强大的反手弧圈上旋球及长胶击球。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 在单项技术的种类及质量上, 西米勒Seemiller握拍法的(反手)反打打法是远远无法跟翼虎横拍握拍法(反手) 的横拍反打相比较的。
结论
因为添加了(反手)横拍反打 的技术, 可以同时打出 正反手(双翼)正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的技术, 翼虎横拍技术打法符合了现在世界顶尖高手 必须具备的的技术, 也就是说是符合了当今最先进的打法 – 世界顶尖高手双面反胶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必须具备的的技术。
*************************************************************************************
** 远动员简介:

何倚天(Eli Ho), 新西兰乒乓球训练基地运动员, 2012年3月6日生于新西兰汉密尔顿市, 5岁半开始学球, 右手翼虎横拍 ,正面反胶、反面长胶。 他是现今 (21/Aug/2021) 世界上唯一一名使用长颗粒胶特殊打法, 加上反胶两面弧圈结合快攻的选手, 也是 翼虎横拍技术打法第一位选手 。曾获得 2020 新西兰怀卡托年度最佳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奖, 他更以八岁的年龄, 史无前例的赢得分量最重, 位阶最高的年度最佳乒乓球运动员奖 。2021 年 7 月,他(9 岁)赢得了新西兰北岛锦标赛 13 岁以下男子单人赛的冠军, 2021年8月,他再次赢得新西兰北岸锦标赛13岁以下男子单人赛冠军。这或许可以证明翼虎横拍技术打法确实合理有效先进。
在6岁这个年龄段开始使用长胶特殊打法的小队员其实并不多见, 在 5岁半学球之初, 何倚天也是先从传统横板两面反胶启蒙, 2018年8月, 他的爸爸何宗阳(John Ho)创建发明了具有创新的横拍反打的翼虎横拍技术打法后改成了双面异质 (一面长胶和一面反胶)打法 。
选择这条史无前例的创新特殊打法的路,需要小队员要有足够的天赋、超好的手感、极高的悟性和用心勤奋的态度,教练员也正是综合了多种因素,才最终为何倚天确立了现在的创新特殊打法风格,并且对他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希望何倚天能付出更多的努力,未来在与主流打法的对抗中能争得一席之地。
** 翼虎横拍(横拍反打)技术打法 创建发明者简介:
何宗阳 (John Ho) , 是翼虎横拍技术打法及(反手)横拍反打研发中心创办人,何倚天(Eli Ho) 的启蒙教练兼总教练,前新西兰怀卡托乒乓球协会的资深成员,理事及认证的合格教练。他非常深入地研究了乒乓球比赛及其获胜技巧,不遗余力地坚持研究乒乓技艺,取得可贵的研创成果,并且成为一个先进乒乓球打法的积极引领者、倡导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