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acteristics 特点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 main feature of TigerWing Shakehand Technique Style?

  1. one side is inverted rubber and the other side is long pimple rubber
  2. The main reason for advocating the use of one-side with inverted rubber (the advantages of inverted rubber)
  3. The main reason for advocating the use of one-side with long pimple rubber (the advantages of long pimple rubber)
  4.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g pimple rubber and the five winning factors
  5. Playing long rubber with speed and offensive
  6. Innovatively adding a super powerful technique – (Backhand) RSB(Reverse Shakehand Backhand) technique
  7. Alternation between inverted and long pimple rubbers makes a clear contrast with vitality
  8. No need to twiddle the bat
  9. Emphasizing the func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fine work” of the fingers
  10. Backhand’s alternation between inverted and long pimple rubbers could be of high degree of concealment and suddenness
  11. There is no obvious “middle chasing”, achilles’ heel, weak links, weak underbelly or dead spots of traditional shakehand style.

什么是翼虎横拍技术打法的主要特点?

  1. 一面反胶,一面长胶颗粒
    2 主张使用一面反胶的主要理由
    3 使用一面长胶颗粒的主要理由(长胶的优势)
    4 长胶与五大制胜因素的内在关联
    5 长胶的出路在于进攻, 长胶的正路打出在于速度
    6 创新添加了超强大的(反手)横拍反打技术
    7 更具有生命力的明显反差
    8 不需要使用倒板
    9 强调手指干“细活”的功能与效能
    10 打反手球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突然性
    11 没有明显的横板打法的“中路追身”薄弱环节,软肋和死穴。

1. 一面反胶,一面长胶颗粒

球拍使用双面异质覆盖物,一面长胶颗粒,一面反胶,而且是不需要倒板的,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确实是先进的,完全具备乒乓球的“速度、力 量、旋转、角度、弧线和落点” 六大要素要求。双面异质更加强调突出了打好乒乓球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中的 “变”, 其最大特点是击球面的增多而使比赛的战术更具速度、旋转、力量的变化, 进而产生弧线和落点的变化, 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中使对手感到困惑, 同时其高度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也增加对方预先判断的难度。

反胶、长胶随机选用,运用自如, 能将“快、转、准、狠、变”五大制胜因素发挥到较高水平, 制造旋转、力量、速度、弧线、长短、节奏的反差,形成忽快忽慢, 忽左忽右, 忽长忽短, 可怪可转, 可轻可重, 有刚有柔,刚柔相济,长短结合,诡变出奇, 主动性高,应变能力强,得分手段多的技术风格来。

这种一面长胶颗粒,一面反胶, 双面异质胶皮, 两面不同性能的复杂化、多样化, 出神入化, “魔仗” 似的攻防技术, 能破坏对手的动作惯性, 将对手带进一个眼花缭乱, 神鬼莫测, 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的困惑战场。

2 主张使用一面反胶的主要理由

胶皮配置 采用两面异质,主张使用一面反胶的主要理由是: 在40+的今天,连续性和力量速度旋转三者合一已经成为取胜的基础,中远台时,反胶弧圈球是唯一的选择, 双面反胶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是目前(2021)最先进的打法!其共同特点是,站位中近台至中台,以拉弧圈球为得分的主要手段,常以前冲弧圈球代替快攻扣杀,拉出的弧圈球既有较快的速度,又有较强的旋转;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快攻技术。

我们可以肯定地做一个总结这样子说, 双面反胶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是目前(2018)最先进的打法!道理如下:

第一: 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弧圈球的速度(特别是第二速)极快,属威胁性很大的进攻性质;第二: 弧圈球(主要指上旋球- 就如90年代初蔡振华前瞻地预判:上旋球将成为日后对抗的主要形式和衔接理论的形成)的适应性及容错性特别好,基本上可以代替传统短颗粒攻球(传统短颗粒攻球成功率明显要低),并且能拉各种旋转性质不同的来球;第三弧圈球的球体飞行弧线,导致弧圈球的上台成功率稳定性大大增强;加上打出来的球符合了“快、准、转、狠、变” , “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没有明显漏洞”, “速度与旋转和力量三合一”等等的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 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也更容易让打出来的球符合了专家所强调的技术先进的种种特征, 如下:

技术先进的特征(新球的特点 是旋转减弱,速度较快,要求自己发力才有威胁。)(吴敬平, 2017)

  1. 前三板技术的细腻, 乒乓球的胜负大多是在前三板上,过了前三板就要看球员的基本功了。
  2. 站位在近台或中近台。全台积极主动、先发制人, “积极主动, 主动上手,抢先上手”是具体要求。進攻!進攻!高質量的進攻!(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3. 进攻能力主要体现在:抢先上手, 俗话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这句话就是打法先进的诠释。
  4. 速度快,旋转强,力量大,体现了速度、力 量、旋转的结合。
  5. 正手的抢攻能力, 抢冲半出台球,爆冲和连续进攻能力
  6. 加转快摆短;
  7. “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是几十年总结出来的指导思想精华。全台进攻无死角。
  8. 强强对抗 就是板板主动发力进攻,没有防守,是反面与反手、反面与对方正手的对抗。(从传统的攻防转换合理快速到强强对抗的过程。攻防一体。)
  9. 正反手技术均衡, 现在正反手的趋势就是:反手能得势也能得分,反手正手進攻体系一样超强。
  10. 正反手的主动连续发力 ,高质量上的衔接能力。
  11. 技术先进是根本,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技术动作的要领 每一板击球落点以及下一板的衔接,形成运动员的技术套路得分体系。
  12. 每一球都打出高質量的攻球或回球-力量、速度、旋轉為主,加上落奌、弧線、節奏与变化的較量。

翼虎横拍握拍法, 胶皮配置是一面反胶,一面长胶, 因为添加了(反手)横拍反打 (详细请看 6 创新添加了超强大的横拍反打 技术)的技术, 因此也可以打出最先进的双面反胶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

3 使用一面长胶颗粒的主要理由(长胶的优势)

长胶非常好玩,长胶的多变性和乐趣比反胶多得多。-何卓佳

“众所周知,长胶这朵世界乒坛的奇芭来自于乒坛宿将张燮林的一次偶然发现,它绵里藏针,飘若柳絮,举重若轻,四两能拨千斤。正是长胶的出现,让乒乓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开球网, 2018.)

主张使用一面长胶颗粒的主要理由如下(赵轩, n.d.), (尘浮墙外, n.d).:

“怪”长胶就是另类,就是怪。打长胶的人比例太少,凤毛麟角, 当反胶风靡世界之时,长胶就是另类,另类就是等于怪了。长胶靠怪取胜,长胶胶皮上软而长的颗粒与球接触时会产生不规则的颗粒倒伏,回球会变成不规则,钝、木,“怪异”,会让对手感觉别扭, 极不适应, 把人打懵。

“反”,长胶能产生一种截然不同的力量,那种力量就是反旋转, 就是反旋转性能给对手造成威胁,能把上旋球变成下旋球,或者反过来能把下旋球变成上旋球, 把对手的脑筋打结了, 掌握不好旋转,老容易吃球, 出现失误。

“沉”, 长胶的威胁主要是它发力攻过去的球带有明显的下沉,骤然变重直往下砸,对手极难适应, 常易出现下网失误。长胶在防守时的挡球常是不往前走的急下旋,对手借不上力,进攻易下网,对手越发力,这种现象就表现得越明显,这是长胶的一个美妙之处。长胶磕接或削接強上旋弧圈球时, 长顆粒受力後傾斜度較大,反彈速度相對減慢,擊球時顆粒同時也在恢復形狀,这样就对球起到一種鞭打的作用,從而增加了擊球的旋轉。這就是為什麽進攻型選手在對付長膠球手時,攻拉球越強越沖越轉,對方磕接或削接過來的球也越轉的原因。

“飘”,飘是长胶特有的物理结构决定的,长胶受力往往在颗粒的上部,减力、回力、弹力等作用,使之受力不实在、不均匀、不规则,往往偏离人们预定的轨迹,且飘忽不定, 因此常易出现判断失误。

“控制”, 长胶不易吃旋转的特点使其对球的控制显得更容易一些。有益于接发球,也有利于攻下旋球,处理台内球优势明显。

“改变节奏”, 节奏的变化是现代乒乓球比赛的精髓, 是乒乓球智慧的体现, 乒乓球比赛节奏是技术战术及比赛经验的综合表现,高水平之间的较量,取决与节奏的控制能力。在击球时, 长胶颗粒胶制造的反旋转及弧线的改变,从而迫使对手改变击球节奏, 是长胶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或在接发球、相持中,利用倒拍技术,打乱原有相持的节奏,从而为自己创造机会。(李志国, 2015)每种手法把球打过,都有出人意料的旋转、落点、变化和效果,都能给对手一定的杀伤。长胶的精髓是速度的突变,并非怪异的上下旋., 是由快速到突然的减速造成对方的失误,是用长胶胶粒的“拨、擦、弹”击球打出速度的突变。

弧圈球技术的发展把相持中的攻防转换发展到了中远台,而该打法利用倒拍技术中长胶的性能将对手引回到近台。通过“围近打远”、“围左打右”地变节奏,变旋转,变速度,变落点,变长短等技战术将对手引到近台再打到中远台,使对手在相持中前后左右地应对。比如,接对方弧圈球时,反手位用长胶减力“围”,正手位用长胶台内“反带”,将对手引回近台,破坏了对手连续拉、冲的意图和动作连贯性,攻防转换瞬间就抢回主动权。

“省力”, 长胶打法多以防守为主、近台为本,这种打法大范围跑动少、步伐移动少,大力扣杀少、暴冲球少,同时,对步伐、攻击力要求明显低于反胶选手,非常节省体力,特别适合中老年人。

正因为长胶上述优势特点,使长胶在业余乒坛独树一帜、所向披靡,一些没有专业背景、纯业余、半路出家的乒乓球爱好者运用这种胶皮在短期内取得一些傲人战绩,享受赢球的快乐。

因此,充满变化的长胶打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乒乓球爱好者喜爱,尤其是中老年人,无论是老手和新手都可以利用长胶增加打球的变化,一方面可以节省体力,一方面可以较快提高成绩,找到乒乓球运动赢球的乐趣。

然而, 现代乒乓球运动正朝着主动进攻的方向发展,如果单纯依赖防守,是不能在高层次的对抗中长久立足的。没有进攻的长胶是没有生命力的, 只有死路一条。

4 长胶与五大制胜因素的内在关联

“根据乒乓球的技术特点,中国乒乓界提出了与五个物理要素(速度、旋转、孤线、力量、落点)相对应的“快,转,准,狠,变”这一组被称之为制胜因素的概念。”就此,本文先对长胶与五大制胜因素的内在关联进行探讨(王茵, 2006):

4.1、快:长胶在台内用围(吸)、抹、磕、拱、刮、反带等手法回击球,因是上升期击球,而围(吸)、抹、磕、反带是借力还转且回球弧线短,拱、刮却需主动发力回球弧线较长,突发性强,与围(吸)、反带等借力手法相比,回球相对速度快形成速度旋转和节奏的反差。

4.2、转:围(吸)、磕、反带、削接弧圈球回球呈反旋转变不转或下旋,且来球越转,回球越下旋。与反胶皮用同样手法回接弧圈球的回球呈现强烈反差。抹、拱、刮接下旋球,回球呈不转和上旋,弧线不规则的飘忽球。

4.3、准:长胶不太吃旋转,大大减少了接发球和击球的失误率。

4.4、狠:长胶对近台出小半高球时的发力弹击或扣杀,回球呈下旋且又狠又飘。特别是对削球打法,长胶在连续拉攻中伺机发力,回球又狠又准又下旋还飘。

4.5、变:长胶借转还转呈反旋转,能在一个回合内就破坏了对方成套动力定型的动作惯性,且落点刁钻,有“围(吸)”、“磕”、“带”、“抹”回球的短弧线和“拱”、“刮”长弧线的长短,节奏,旋转、相对速度的变化。

“单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五大要素(如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弧线)来说,每一个要素就是一种可变因素,只要其中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就将导致由这五大要素排列组合而成的球性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形成动力定型的条件刺激发生了变化。”由此可知,由于长胶的性能使回球改变了五大竞技要素的单个状况和它们的排列组合,而使球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5 长胶的出路在于进攻, 长胶的正路在于速度。

长胶的威胁主要是它发力攻过去的球带有明显的下沉特点,对方回击时有来球骤然变重往下砸的感觉,极难适应,这是长胶进攻的最大威胁所在。长胶攻球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象反胶正胶那样带有明显的前冲力,有时给人带来有气无力的感觉,对方退台防守时经常要伸手够球,这些特点都容易造成对方还击时出现下网失误。长胶只要将球攻到对方台面,得分的可能性要比其它胶皮大的多。当年邓亚萍之所以获得成功,与她的反面长胶以进攻为主的打法关系十分密切。

长胶的进攻,一般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攻下旋球,这是长胶的优势,拉,打,弹,加力推均可;最好在球的高点期,发力向前,击球中下部,以撞击为主,可增加杀伤力。
  2. 攻上旋球: 最好在球的高点期,发力向前,出球瞬间,略向上带,可增加命中率。
  3. 攻打前冲弧圈球时:重心降低,发力向前,球拍摆外弧线,必须在球的上升期,出球瞬间,略向上摩擦。对质量较高的前冲弧圈球”挡” 或 “减力挡” 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快撕、快带、反拉、弹打才是。
  4. 对对方的攻球进行快带,快带球速快,回球同样下沉,并可以随时增加发力进行反拉,攻防转换快,对对方的威胁更大。横拍反手长胶对付弧圈球应以快带快拨为主;
  5. 对质量不是很高的攻球直接打回头,在反手位还可以进行加力推。

长胶打法为要取得生存和发展,在不排斥必要的防守和过渡的前提下,应将胜利建立在自己主动近台进攻的基础之上,要有强烈的迎前意识, 站位上必须守住近台, 不如此没有前途。

比如长胶第一板的防守通常用挡,挡过去的球下沉且不往前走,可以将对方吸引到台前拉球,此时长胶要忌讳连续挡,要有强烈的转守为攻的意识,对横拍反手长胶来说,来球到反手位,多用快带快拨加力推。由于长胶打法大多都和球拍另一面的反胶形成组合,以发挥两种不同性能胶皮的优势,这就使得这种打法更具有生命力。

长胶的正路在于速度, 使用长胶要加快进攻速度,敢于主动发力,使诡异飘怪与速度相结合,多用拱、推、拨、弹、打等犀利进攻性手法,少用搓、挡、磕等防守打法,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动发力, 是为了提高回球的速度质量,让对手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 在匆忙中急于判断,调整和适应, 最终导致错误。 反之, 如果回球速度质量不快不高,对手可以有时间进行判断,调整和适应, 不管你的长胶变化再多,它都是没有用的, 对手可以冷静镇定, 从容的大力冲杀,您将变得非常被动。

长胶的精髓是速度及速度的突变.并非怪异的反旋转性能, 看似平直的弧线直奔台外,但它却落在台边上。这就是速度的突变。

6  创新添加了超强大的(反手)横拍反打 技术

在乒坛颇负盛名的徐寅生主张《创新才有生命力》(徐寅生, 1992), 认为“就是要有点新意。不要把创新看成难得不得了,好像只有原子弹才叫创新,把常规武器改装一下就不叫创新。实在没有什么可创新,把技术、战术重新组合一下…“. 八十年代末, 90年代,在他的大力推动下, 中国有了乒乓球运动的一项影响深远的技术创新 – 直拍横打(reverse penhold backhand – RPB).

正如直拍横打的技术创新,翼虎横拍技术打法及(反手)横拍反打的技术也是一种创新。 翼虎横拍技术打法及(反手)横拍反打的创新技术当初的发现,实际上是一种偶然, 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但偶然中也孕育着必然, 最终在偶然中成就了必然的结果。

2018年8月23日晚上, 新西兰怀卡托省汉密尔顿市乒乓球协会的何宗阳无意中和他的六岁小孩Eli Ho在嬉戏玩乒乓游戏时,看见他正手和反手都是在使用球拍的正手同一侧进行的, 何宗阳 将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东西, 加以特别的关注和异乎寻常研究,提炼其中的合理性,培养其中的适用性,同时将其系统化和理论化, 探索发现了一种新的, 可能是非常先进的何氏翼虎横拍技术打法(反手)横拍反打的技术。其创新技术应用是以传统横拍的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等为理论依据, 不“拧胳膊”, 不与人体生理构造相违背(中央5体育节目专门作了一台节目来否定长有拍四面攻,<四面攻遭遇尴尬>-13 楼, 当年在中央五台被中国乒乓球界的几个名宿认定为违生理), 能充分发挥手指、手腕、手臂的力量,动作合理, 其运动员的协调性和其肌肉类型要求和传统横拍非常接近几乎一样,可以说非常容易调适整合。

由于握拍方式的不同,何氏翼虎横拍技术打法(反手)横拍反打的击球范围比传统的横拍反手更长更大,相同臂展的情况下,横拍反打选手比传统的横板选手护台面积更大,距离约差三厘米左右。(横板选手比直拍选手护台面积更大,距离约差一厘米左右。) 可别小看这短短的三厘米,那可就是得分与失分的天壤之别。

左侧旋弧圈比传统的横拍反手更拐更具有威力,重心移动范围可以比较小,击球质量高, 有利于下一板球的连接进攻。与传统的横拍反手快攻技术比较起来毫不逊色, 具有对球的摩擦增大,球速加快,攻击力强,动作小、隐蔽性大,站位中近台等特点。

一般来说, 对于横板打法来讲, 中路位置是薄弱环节, 中路是横板打法的软肋, 也可以这样说, 横板打法有个天生的死穴, 就是所谓的中路追身球(Crossover point)。“中路追身” 所造成最主要的接球感受是“用正手接或者用反手接都很别扭”,直接原因是手法不过关,更深层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击球空间, 这需要很强的步法和转腰能力。由于翼虎横拍技术打法正手和反手都是在使用球拍的正手同一侧反胶进行的, 选手不需要进行正反手翻拍子, 这样就没有明显的横板打法的“中路追身”薄弱环节,软肋和死穴。

传统的双面异质横拍(正面反胶, 背面长胶) 正反反长乒乓球运动员, 一旦拥有了横拍反打的创新技术, 在战术配合上, 既有反手台内拧拉,与之产生的拨、拉、打、带、挑、撕等创新技术, 近台发起的凶狠进攻, 还有中远台的相持, 甚至在中远台面对弧圈球也能进行相持和反拉。在与传统的横拍对手的反手对峙时,何氏翼虎横拍技术打法横拍反打打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增加运动员在反手位的杀伤力和得分能力 , 并不会处于明显的下风, 反而如虎添翼, 突显出自己的优势特色。

在这里我们顺便提一下西米勒Seemiller握拍法,这款握拍法以美国乒乓球教练和前职业球员Dan Seemiller命名,Dan Seemiller在1970年代率先推广了这款西米勒Seemiller握拍法,并凭借它获得了世界级的成功。近年来,自从引入双色规则以来,球拍的优势比以前少得多, Seemiller握拍法在乒乓球较高水平竞赛上相对失宠。

Seemiller握柄 实际上是横拍Shakehand握柄的变体, 但转动90度,使拇指和食指用于抓住球棒的两侧。这样正手和反手都是在球拍的同一侧进行的, 虽然 用球拍的同一侧(与正手一样)击打反手球,但是 因为握拍的方法使得反手侧的手腕运动量受到阻碍,所以使用传统的反手(球拍的另一侧)击球比较难, 限制了重击球的能力,或者以很大的力量击球的能力, 导致没有强大的反手弧圈上旋球。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 在单项技术的种类及质量上, 西米勒Seemiller握拍法的(反手)反打打法是远远无法跟何氏翼虎横拍握拍法(反手) 的横拍反打相比较的。

因为添加了(反手)横拍反打 的技术, 可以同时打出 正反手(双翼)正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的技术, 翼虎横拍技术打法符合了现在世界顶尖高手 必须具备的的技术, 也就是说是符合了当今最先进的打法 – 世界顶尖高手双面反胶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必须具备的的技术。

7 更具有两面异质生命力的明显反差

放眼长胶界,无论邓亚萍、福原爱、赵伟英、高绍林、倪夏莲、陈子荷、洪剑芳、黄建疆、 陈晴、周昕彤、王秋伊、何卓佳、韩国削球手金景娥、德国削球手鲁文·菲鲁斯、印度长胶妹马尼卡·巴塔拉(Manika Batra)等都无一例外地证明了一点:长胶打法必须加入异质胶皮元素,长胶加异质胶皮才能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

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一下何氏翼虎横拍技术打法在反手位击球时更具有两面异质生命力的明显反差效果。

翼虎横拍技术打法在反手位击球手法丰富,变化也多, 为了使球在力量、速度、旋转、前冲力上产生明显反差,增加对方的回击难度,正常面长胶与横拍反打反胶一般应交替或无规律的交替变化运用, 这一种交替变化打法,既可用正面也可用反面,决定主动权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在增強威懾力方面的作用是很大的。几近相同的动作可以产生不同的力量、旋转和节奏,进而产生弧线和落点的变化, 双面异质的变化优势可以容易体现,产生不同的攻击效果, 是有它的实用价值。

如此技术风格鲜明,整个技战术运用上, 攻防转换“竞技要素”的反差变化突出,才能在“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中使对手无所适从,难以招架, 也无形中增加了对手的心理压力。

长胶回过去的球 钝、木、反旋转、“怪异” 、  速度慢、下沉、不往前走、骤然变重往下砸, 并且飘忽不定会让对手感觉极不适应, 十分困难。横拍反打反胶速度加快,具有前冲力,如此一慢一快,对方适应起来会感到别扭, 它所形成的明显巨大反差,强烈的对比, 正应了清王夫之《姜斋诗话》:“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是只有一种胶皮的打法望尘莫及的。这一种组合技术如能应用娴熟,往往能成为有效的致胜手段。

鉴于长胶主动制造旋转的能力很差,无法主动发转, 当长胶缺乏主动制造旋转的特短被对手抓住不放时,长胶打法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长胶要生存, 要找出路,要登峰造极, 就必须和与其性能差异极大的反胶结合起来, 以求两种胶皮优势互补, 相得益彰,并利用两种胶皮性能的明显差异,反胶以速度与力量取胜,长胶以旋转和节奏的变化见长,使击球变化更加丰富,以发挥两种不同性能胶皮的优势,这就使得这种打法更具有生命力, 一来可以有效地控制局面,以便取得场上主动,二来甚至也有直接得分的机会, 增加得分手段。

运动员熟练地掌握了两面胶皮击球的规律后,这种打法便可以做到变化能力强,得分手段丰富,容易取得球场上的主动, 并获得压倒性的优势。

8 不需要使用倒板

倒板技术本质上是为了有效地做到两种不同性能胶皮的优势互补, 迅速倒过球拍另一面, 利用反胶和颗粒胶的转换造成旋转和弧线的变化, 进而让对方不适回球失误从而得分的技术。

倒板这个打法比较难掌握。首先是倒板这个环节就很难练习,再加上实战中的运用, 更加增添了难度。倒板对使用者的手感和经验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在极大程度上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比较高,不同的回球判断和迅速的反应,以及手上倒板的极快的速度。

此外, 倒板技术需要非常丰富的旋转和落点判断能力和非常娴熟的攻防转换能力,需要运动员拥有极高的控球意识,良好的手感,对于节奏落点旋转线路的把控登峰造极,流畅的攻防转换。

长胶与反胶两面不同性能球拍“倒板”技术打法是中国发明的。但到目前为止,倒板打法已日趋渐少。专业选手在比赛中,很少使用倒板技术,或者说使用倒板技术的选手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比如早期的马琳,在广东省队时候是直板两面倒,一面反胶一面长胶;可是进入国家队之后,便体会到了倒板技术的难处,教练指导下改为两面反胶了。

翼虎横拍技术打法是不需要使用倒板 就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性能的胶皮击球来迷惑或控制对手, 也不需要乒乓球运动员去面临着是否需要倒板与不倒板的选择。

很少有乒乓球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 不时的随意的两面倒板的。因为倒板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别人不适应或者出现“机会球”,

然而比赛激烈的过程中倒板不但会让对手不适应,也可能因为倒板的复杂性, 倒板需要一定时间,倒板后握拍需调整,转拍再怎么快,恢复成转拍前的握拍状态仍需调整;经常倒板就容易产生握拍不稳定现象, 而对每种胶皮规范标准的动作,也比较难做到动作定型, 这样就会容易增加自己一定的失误次数。而高手对决,尤其在快速的相持之下,速度快,落点变化多;大脑、神经和肢体的协调配合是会有较高的难度的。

9 强调手指干“细活”的功能与效能

我们知道,乒乓球是一项非常精细的运动,它集快速、灵活、多变于一身。尤其是到了高水平后,手指上一点点微细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击球的落点和旋转。 从乒乓球的击球动作来分析,手指的鞭打作用是靠手指的末端受力于球拍,将不同落点的球打至不同的线路上。支配手指运动的肌肉都是短肌,手指的神经末梢和本体感受器,对拍形的感觉非常灵敏,它保证了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对球拍的及时调整。翼虎横拍握拍法因为它握着舒适、稳固、决无滑脱之虑,使手指肌肉是在放松的状态下开始做击球动作的,所以它加强了对手指力量的合理使用。(蔡长有, 2009)

曾获得第26—28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曾经说:用大臂打球是小学水平,用小臂打球是中学水平,用手腕打球是大学水平,用手指打球是尖端水平。由此可知, 挥拍击球时把握好手指发力握拍的力度是非常重要的。其实, 用手指发力握拍其动作是简单的,可是掌握手指发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其技术性又是非常“尖端”的。 一般来讲, 初学者手指不够灵活、不容易运用手指使劲, 力量略显薄弱, 一定要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 慢慢体会 手指的作用, 只有当乒乓球打到某种阶段以后手指发力握拍的重要性才会逐渐显现出来。

翼虎横拍技术打法在主导思想和打法设计上仍然强调手指的功能与效能, 充分认识手指动作的细化, 手指的力量和手指发力对于挥拍击球的作用是直接的也是很关键的。尤其是40+大球和无机胶水的改变,台内拧拉、反拉、反撕的技术都需要更细腻的手指动作。

 翼虎横拍握拍法的手指是能直接作用到球板上, 可以干“细活”, 在细致的控制和加强旋转上,是可以做到传统球板握拍法的程度。因为如果手指能‘直接’作用到底板上,手上感觉必然比较好, 击球的质量才会更稳定, 更巧妙、更准确、更强大。

10 打反手球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突然性

翼虎横拍技术打法在打反手球时, 正常面长胶与横拍反打反胶一般会交替或无规律的交替变化运用, 在最后击球的一瞬间才决定前臂要不要翻转, 几乎可以进入一种“随心所欲”的境界, 是翻转使用长胶还是不要翻转使用横拍反打反胶, 如此随意奇正交换操作所形成的高度隐蔽性和突然性也必然增加了对方预先判断和回击的难度。

所谓动作的突变性是指在动作一致性的前提下,快速判断,依据当时的战术需要,击球的瞬间,通过细微而突然地调整手腕的动作或由腰转带动身体与手臂用力的反方向,运用“时间差”在球拍与球接触的瞬间,改变击球部位,使球突然改变方向,给对方造成2次移动。在击球动作一致性和突变性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培养击球落点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只有做到击球既狠又准,出手既快隐蔽性又好,才能在当今高手如林的乒乓国度里,凭借出其不意得分。 (李志国, 2015)

11 没有明显的横板打法的“中路追身”薄弱环节,软肋和死穴。

一般来说, 对于横板打法来讲, 中路位置是薄弱环节, 中路是横板打法的软肋, 也可以这样说, 横板打法有个天生的死穴, 就是所谓的中路追身球(Crossover point)。所谓“中路追身”并不是指球台中间的白线,这不是桌子上的固定位置。 它会根据对手的位置不断移动,而是以对手的站位为基准,持拍手腋下的位置, 这大致是与对手的肘部相吻合的区域。中路追身交叉点是球员必须决定是使用正手还是反手的地方。选手必须进行正反手翻拍子, 从正手击球改为反手击球的位置;或者 从反手击球改为反正手击球的位置。

“中路追身” 所造成最主要的接球感受是“用正手接或者用反手接都很别扭”,直接原因是手法不过关,更深层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击球空间, 这需要很强的步法和转腰能力。

由于翼虎横拍技术打法正手和反手都是在使用球拍的正手同一侧反胶进行的, 选手不需要进行正反手翻拍子, 这样就没有明显的横板打法的“中路追身”薄弱环节,软肋和死穴。

%d 博主赞过:
search previous next tag category expand menu location phone mail time cart zoom edit close